近年来,玻璃山镇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,把中药材种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,不断夯实特色产业根基,助力农业提质增效。
走进玻璃山镇鑫源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丹参种植基地,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、覆盖着地膜的田垄,伴随着阵阵轰鸣声,翻土机在田地上来回穿梭,不断翻松土地、堆垄起沟。村民们则熟练地沿田垄覆膜、栽种,现场一片热闹的忙碌景象。
丹参作为常用的中药材,具有活血化瘀、养血安神等功效,市场需求量大,丹参生长周期为5-6个月,现在播种,到十月中旬之后便可收获。目前,玻璃山镇采用订单种植模式,收获的鲜丹参将直接销往安徽亳州、河北安国等地,销路稳定,收益有保障。
丹参种植产业的发展,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。从种植、管护到采收,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,最忙的时候,每天有150多名当地和周边村民参与其中,村民们通过务工增加收入,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。
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。今年玻璃山镇示范丹参种植面积达到30公顷,年产优质丹参4-6万斤,保底收入超80万元。下一步,玻璃山镇将继续深耕中药材种植产业,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,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。
玻璃山镇以生态资源为依托,深耕中药材种植产业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这一实践启示我们,立足本土优势、创新产业模式,是实现农业升级、农民增收的关键路径。期待玻璃山镇继续探索特色发展之路,让中药材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,书写共同富裕的崭新篇章。 |